三星正式发布新一代高端旗舰Galaxy S23系列******
2月2日,三星电子正式发布新一代高端旗舰系列产品三星Galaxy S23 Ultra、Galaxy S23+及Galaxy S23,翻开了三星Galaxy智能手机超能体验的新篇章。此次,三星强大的影像系统融合更加先进的AI技术,带来了电影级视频创作等诸多创新功能;搭载的第二代骁龙®8移动平台升级版,不仅具备超强的AI算力,为未来打造的移动游戏特性与超疾速图形处理等,还可为玩家提供持续高能的移动游戏体验。秉承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,三星Galaxy S23系列相比旗下其他手机采用了更多由可回收环保材料制成的零部件,力求通过先进的设计理念造就标杆级的创新体验。
三星Galaxy S23系列三星电子移动通信部门总裁卢泰文表示,三星Galaxy S23系列产品再次刷新行业标准,为用户带来可靠的优质体验。同时,也致力于将强劲的性能、持续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融为一体,为消费者提供更高、更强的三星Galaxy体验。
2亿像素镜头搭配丰富的创意拍摄体验,令精彩影像不分昼夜
三星Galaxy S23 Ultra能够助力不同拍摄水平的用户轻松定格令人惊叹的画面,可以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呈现出超乎想象的画面细节。
三星Galaxy S23 Ultra三星Galaxy S23 Ultra突破性地搭载了2亿自适应像素传感器,令影像体验大幅升级。通过像素合并技术,可同时对多帧图像进行高分辨率处理,让用户轻松捕捉到超精细瞬间。三星Galaxy S23系列创新搭载了具备Galaxy Super HDR技术的自拍相机,支持双核疾速对焦功能。同时,还将前置摄像头的视频拍摄帧率从30fps提升至60fps,令自拍影像的流畅度显著提升。
为满足更多用户专业的拍摄需求,三星Galaxy S23系列带来了一套专属影像工具,能够通过设置更多拍摄选项来更好地展现灵感与创意。升级的Galaxy专属Expert RAW应用程序让用户也可拍摄出单反风格的作品,还能够拍摄出颇具艺术感的多重曝光照片,或使用天文摄影模式清晰地捕捉到壮丽的星空景色。
此次,三星Galaxy S23+与Galaxy S23将外观设计焕然一新,以标志性的悬浮感相机设计实现了全系列设计风格的统一,为Galaxy化繁为简的本真设计翻开新的篇章。
超强性能开拓未来移动游戏体验
对创作者和游戏玩家而言,挑战极限和冲破想象边界,往往需要更先进的技术赋能。此次,三星携手高通进一步优化Galaxy体验,带来迄今为止三星Galaxy最强悍、高效,同时也是骁龙最快的第二代骁龙®8移动平台升级版。三星Galaxy S23 Ultra还搭载了5,000毫安时(典型值)的大容量电池。
为了实现更接近真实的数字化效果,三星Galaxy S23 Ultra还将支持实时光线追踪技术,更早地推动未来移动游戏发展的主流趋势。通过这项技术,手机能够模拟并追踪游戏场景中的光线,呈现更加逼真的场景渲染效果。此外,三星Galaxy S23系列还搭载了更强大的Galaxy散热系统,让用户能够尽情尽兴地长时间驰骋在游戏世界中。
三星Galaxy S23 Ultra搭载6.8英寸(直角)曲面显示屏,并通过减小曲率带来了更平坦宽阔的视野,让用户能够获得生动且色彩丰富的视觉体验。另外,三星Galaxy的增强舒适度功能可调整屏幕的色调和对比度,帮助用户减缓在夜间观看屏幕时造成的眼睛疲劳;新一代Vision booster技术进一步升级,令屏幕在日光环境中的显示效果更加清晰。
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环保设计
三星Galaxy S23系列在将品质提升到更高档次的同时,依旧践行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。此次,三星Galaxy S23系列相比上代产品,从之前的6个应用于内部的可回收材料组件增至12个,并应用于内部及外部。同时三星Galaxy S23系列采用的回收材料种类,也比旗下其他Galaxy智能手机更多,包括消费前再生铝材和再生玻璃,以及废弃渔网、水桶和PET瓶子等消费后再生塑料。
2022年,这些城市房价涨了!成都大幅领先北上广****** 中新经纬1月16日电 (薛宇飞 实习生李俊浩)尽管早就准备好了首付款,在北京看了大半年房子的张先生仍没有下定决心上车。而最近,北京楼市成交升温的消息,让他有些心动。 “现在买,就怕买贵了,但不买,又怕出政策,房价再上涨。”张先生的话道出了时下不少购房族的心声。 2023年,你打算买房吗? 最新房价数据公布 16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。2022年下半年以来,70个大中城市中,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不断减少,下跌的数量不断增多。到2022年12月,70城中新房销售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55个,比上月增加4个;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63个,比上月增加1个。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对中新经纬说:“房地产行业的降温持续了一整年,房价下行的城市数量不断增多,就是一个重要的数据指标。”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分析,绝大部分城市新房价格都在下跌,且下跌城市数量在增加,意味着供需两端仍旧比较羸弱。 分城市类别看,二三线城市继续降温的同时,一线城市12月新房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.2%转为持平,二手住宅价格的环比降幅比上月扩大。张波称,一线城市的市场降温在持续,新房价格环比涨幅持平,二手房全面下行可以很清晰地看到。北京、上海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并不代表市场热度回调,更大层面是成交结构的变化,中高端成交占比提升是直接因素。 张波表示,部分二三线城市房价上行,也不代表市场已开始复苏。从二手房价环比涨幅看,宁波、成都、昆明、长沙出现小幅上扬,实际成交量并没有出现同步增长,显示出房价上涨动力依然不足,市场处于探底阶段。 像张先生这种处于观望态度的人,不在少数。2022年12月底,央行公布的《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》显示,未来3个月,16.0%的居民打算购房,这一比例大幅低于三季度的17.1%,并创下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低(2016年二季度的比例为15.1%)。同时,认为房价将继续上涨的居民比例仍在降低。 这些城市去年房价上涨 成都市场坚挺 环比数据,代表了2022年12月70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表现;同比数据,则可以看出过去一整年房价的涨跌情况。2022年12月,70城中,新房、二手房销售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分别有53个、64个,同比上涨的有16个、6个,持平的有1个、0个。 具体看,2022年12月,新房价格同比2021年12月上涨的城市分别是成都(9.0%)、杭州(6.4%)、北京(5.8%)、上海(4.1%)、长沙(3.2%)、银川(2.3%)、西安(2.0%)、济南(1.9%)、宁波(1.8%)、南昌(1.8%)、乌鲁木齐(1.7%)、合肥(1.6%)、海口(1.0%)、青岛(0.6%)、广州(0.4%)、南京(0.3%),二手房价格同比2021年12月上涨的城市分别是成都(9.1%)、北京(3.9%)、上海(2.6%)、昆明(1.9%)、南充(1.4%)、无锡(0.4%)。 可以发现,2022年,成都、北京、上海是70城中新房、二手房价格均同比上涨的三个城市,而且,成都不仅是双料冠军,涨幅还大幅度领先北京、上海。从成交量看,2022年,大成都范围内新房成交套数约142982套,同比减少约25%;二手房成交套数约151376套,同比增加约200%,二手房成交套数创下有史以来最高纪录。由于二手房成交量的提升,2022年成都新房、二手房的合计成交量同比增加约21.36%,创下近5年的最高值。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称,成都2022年的市场可以用一个“牛”字形容,其房价指数总体趋稳向好。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,成都的城市居住价值比较大,且房价相对低,潜在的购房需求多。政策上看,成都对于外来人口购房政策的放松,刺激了很多交易需求。他预测,成都2023年的房地产市场仍会成为全国市场中的佼佼者,值得关注和肯定。 就北京、上海的楼市而言,不止去年,进入2023年以来,有数家媒体报道称,两市一些楼盘成交、带看情况回暖,二手房议价空间减少。张先生也表示,最近他看到了这些报道,让他有些心动,同时,自从支持住房改善的政策发布后,也对北京是否会调整改善型住房购房措施开始关注。 对于北京市场1月份的变化,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中新经纬分析,2023年1月份属于特殊情况,2022年12月大部分购房者不敢出门,叠加1月下半月准备过春节,所以1月上旬的成交量是集中了前后时间的成交,不能等同于市场火热。北京市场如果没有针对二手房首付比例、利率的政策变化,楼市很难出现真正地明显上升。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,2023年1月上旬,北京二手房住宅网签5152套,与2022年1月份同期的5438套基本接近,但高于2022年12月的3399套。 多地支持住房改善 一二线热点城市复苏加快 近段时间以来,地方两会陆续召开。不少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及了稳楼市的措施,其中,支持住房改善的表态引发关注。 比如,北京市提出,支持住房改善、新能源汽车、养老服务等消费;浙江省提出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,坚持“房住不炒”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解决好新市民、青年人等住房问题;河南省提出,要落实好提振市场信心90条措施,激活房地产市场,落实首套房贷款支持政策,优化二套房认定标准,满足刚性住房需求和改善性需求。 张波认为,虽然房价下降的城市数量在2022年12月增多,但市场底部已逐步清晰,预计房价的稳定与上涨城市数量明显增长还需等到2023年二季度。“今年是改善需求入市的好年份,预计一二线热点城市的复苏节奏会相对更快。目前一二线热点城市的政策工具箱还有较多工具未被使用,尤其是针对改善需求在首付及利率方面有很大的调整空间。结合房贷利率的整体优化,未来市场整体复苏非常可期。” 李宇嘉预计,如果疫情能够保持稳定,房地产供给端、需求端的纾困政策或许在今年二季度产生效应,即热点城市交易量开始企稳并慢慢回升,并在下半年带动都市圈周围城市好转。不过,由于楼市依旧较弱,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度反弹,特别是房价反弹。“更长期的市场走势,既需要看政策力度,特别是一线城市政策的力度,也需要看居民就业、收入、预期的修复态势。”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 责任编辑:罗琨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,9语种权威发布 |